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徐志莹
陈波
魏振
机构
[1] 鞍山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 磁场种子处理; 电场种子处理; 产量;
D O I
10.16313/j.cnki.nykjyzb.2011.04.039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磁场种子处理、电场种子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用于玉米、大豆、高粱、小麦等作物的种子处理。鞍山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选择大屯中心示范农场,对玉米播前种子处理栽培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磁场种子处理可使玉米增产22%,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增产18%,电场种子处理可增产9%。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物理农业技术在种子选后处理中的应用 [J].
胡良龙 ;
田立佳 ;
胡志超 ;
王海鸥 ;
吴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3) :3778-3779
[2]   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附视频 [J].
邹吉承 ;
赵海岩 ;
王辉 ;
王昌华 ;
郑文静 .
种子, 2004, (09) :49-54
[3]   物理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J].
张丽华 ;
杨建 .
吉林农业科学, 2003, (03) :50-54
[4]   磁场处理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J].
徐安起 ;
王庆成 ;
刘开昌 ;
高春新 .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06) :16-17
[5]   物理新技术处理种子方法的研究 [J].
左春柽 ;
陈晓光 ;
马成林 .
农业工程学报, 1993, (02)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