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之争的超越性批判——为反心理主义制做“认识断裂”论证

被引:5
作者
崔平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意识研究; 心理主义; 反心理主义; 认识断裂;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9.09.005
中图分类号
B089 [其他哲学流派];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胡塞尔的反心理主义论证缺乏对问题的精确反思和厘定,仅仅从心理事实与观念意义的存在差异出发,而没有纳入认识的不同类型这一元素,因而缺少必要的论证条件,使得论证的正确思路难以显现,并把论证在形式上拖入逻辑违法和繁琐庞杂境地,丧失了论证的真理明晰性和论断震撼力,在结果上引向过度否定心理主义的错误。实际上,反心理主义仅仅适用于关于存在对象的"构成—论证—纯粹"式研究这种拥有最高理论严格性和确实性的认识类型,在其中,必须坚持具有根据连续性的内在构成分析而排除外在关联性的自然因果观点,因而仅仅根据心理与意识的存在分离性和关联的因果性即可断定两者之间在认识上的断裂,从而可以简捷明确地拒绝意识研究中的心理主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倪梁康著;.三联书店.1999,
[2]  
逻辑研究.[M].[德]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 著;倪梁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