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湖体总氮平衡及水质可控目标

被引:13
作者
胡开明 [1 ]
逄勇 [1 ,2 ]
王华 [1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2]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总氮平衡; 可控目标; 入湖通量; 干湿沉降; 太湖;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2.04.005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2007~2010年环太湖水文巡测及降水调查,进行了湖体总氮平衡分析,在充分调查现有与规划的各类型污染源总量控制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量化出具有空间分布的流域总氮污染削减率,利用构建的太湖流域及湖体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污染削减后的太湖湖体总氮浓度场,并提出水质可控目标。结果表明:太湖出入水量共127.8亿m3,其中通过降水进入太湖的水量为24.9亿m3,占入湖总水量的19.5%;全年总氮收支量达到4.47万t,其中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太湖的总氮量为0.70万t,占入湖总通量的15.5%,可见干湿沉降进入太湖的污染物不容忽视,其变化趋势与太湖地区降水特征相关性较好。同时通过模型推算,定出2015年太湖湖体不同功能区总氮的可控目标,整个湖体平均值约为2.3 mg/L,为太湖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55 / 5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波流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实验及模拟 [J].
李一平 ;
逄勇 ;
罗潋葱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5) :701-706
[2]   太湖水域“湖泛”及其成因研究 [J].
陆桂华 ;
马倩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3) :438-442
[3]   太湖水质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与水华的关系 [J].
朱广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5) :439-445
[4]   太湖北部藻类生长旺盛期大气氮、磷沉降特征 [J].
翟水晶 ;
杨龙元 ;
胡维平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4) :5-10
[5]   风浪作用下的底泥悬浮沉降及内源释放量研究 [J].
逄勇 ;
颜润润 ;
余钟波 ;
李一平 ;
李瑞玲 .
环境科学, 2008, (09) :2456-2464
[6]   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 [J].
杨龙元 ;
秦伯强 ;
胡维平 ;
罗潋葱 ;
宋玉芝 .
海洋与湖沼, 2007, (02) :104-110
[7]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氮素动态及其生态效应 [J].
孙志高 ;
刘景双 ;
王金达 .
水科学进展, 2007, (02) :182-192
[8]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ts origin in spring rainwater over Taihu Lake[J]. 王雪梅,杨龙元,秦伯强,纪玲玲.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6(04)
[9]   南黄海沉积物中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J].
宋金明 ;
李学刚 ;
邵君波 ;
贺志鹏 ;
张乃星 .
海洋与湖沼, 2006, (04) :370-376
[10]   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研究 [J].
罗缙 ;
逄勇 ;
林颖 ;
罗升 ;
叶晓盈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