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遥感影像解译

被引:17
作者
石峰 [1 ]
何宏林 [1 ]
张英 [2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玉树地震; 遥感解译; 地表破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MS7.1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除组织现场快速震害评估和地表破裂带调查外,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是迅速给出初步震害评估和同震地表破裂的位置和展布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震前、震后高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的对比,解译出了12km长的同震地表破裂带,其在影像上主要表现为线性阴影和色彩变化。地表破裂带位置和先存的断层、老破裂带位置一致,说明青海玉树地震属于原地复发型地震。同时,解译结果也得到了来自野外实地调查结果的验证,证明了遥感解译的可信性和及时性。但解译破裂长度远小于实际破裂长度,也说明了基于2.5m分辨率的SPOT卫星影像的遥感解译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空间信息技术用于汶川地震救灾 [J].
李德仁 ;
陈晓玲 ;
蔡晓斌 .
遥感学报, 2008, (06) :841-851
[3]   发挥空间信息技术优势,服务汶川抗震救灾决策——中国科学院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决策服务纪略 [J].
黄铁青 ;
赵涛 ;
翟金良 ;
王世新 ;
黄铭瑞 ;
王绍强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04) :486-492
[4]   甘孜玉树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彭华 ;
马秀敏 ;
白嘉启 ;
杜德平 .
地质力学学报, 2006, (03) :295-304
[5]  
Uniform Strike-Slip Rate along the 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ctive Tectonics in Southeastern Tibet[J]. Yasutaka IKED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6(03)
[6]  
甘孜-玉树断裂的平均滑动速率与近代大地震破裂[J]. 闻学泽,徐锡伟,郑荣章,谢英情,万创.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7]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8]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周荣军,马声浩,蔡长星 .
中国地震, 1996, (03) :250-260
[9]   玉树断裂活动性研究 [J].
李闽峰,邢成起,蔡长星,国文秀,邬树学,袁著忠,孟勇琦,涂德龙,张瑞斌,周荣军 .
地震地质, 1995, (03) :218-224
[10]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赵英时等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