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附视频

被引:3
作者
任韶红 [1 ]
苏雷 [2 ,3 ]
朱京海 [4 ]
机构
[1]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 森林与土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辽宁省环保厅
关键词
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 景观格局; 动态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83305 ; 1204 ;
摘要
借助Erdas 2011和ArcGIS 9.3软件,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1990、2000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作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的基础.采用转移矩阵及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锦葫沿海地区的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结论: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景观主要是由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组成,占总面积的90%以上;景观类型发生转换的空间主要位于海岸带地区,总体来说,是以建设用地的持续扩张与耕地、林地、水域面积缩小为特点;建设用地的边界越来越复杂,聚集程度加大;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景观格局整体水平上,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对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为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CA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预测——以锦葫沿海地区为例 [J].
苏雷 ;
朱京海 ;
胡克梅 ;
刘淼 .
国土资源遥感, 2012, (03) :129-134
[2]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J].
傅伯杰 ;
吕一河 ;
陈利顶 ;
苏常红 ;
姚雪玲 ;
刘宇 .
生态学报, 2008, (02) :798-804
[3]   近代黄河三角洲段渤海海岸线缓冲带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 [J].
郭笃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4) :53-57
[4]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复合变化图谱分析 [J].
叶庆华 ;
刘高焕 ;
田国良 ;
叶景敏 ;
陈沈良 ;
黄翀 ;
刘庆生 ;
常军 ;
石亚男 ;
娄维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461-474
[5]   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 [J].
刘新卫 ;
陈百明 ;
史学正 .
土壤, 2004, (02) :132-135+140
[6]   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王思远 ;
张增祥 ;
周全斌 ;
刘斌 ;
王长有 .
生态学报, 2003, (04) :649-656
[7]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学报, 2001, (03) :253-260
[8]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 彭建.北京大学. 2006
[9]  
基于地理时空数据库的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 王思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2
[10]  
山西省晋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D]. 武文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