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判别准则

被引:21
作者
张流
周永胜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裂缝型油气藏; 微裂缝; 发育程度; 判别准则; 扩容; 非线性应变; 实验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验研究表明 ,变形导致的岩石微破裂会使岩石产生扩容 (体积膨胀 )和非线性变形。当差应力达到岩石的屈服应力时 ,扩容和非线性应变开始。此外 ,随应力水平的增加 ,扩容和非线性变形呈幂函数形式增加。在围压低时 ,最大扩容量呈上升趋势 ,围压较高时呈下降趋势 ;非线性应变量随围压的增加而呈单调增加。这一结果可作为评价裂缝型油气藏裂缝发育密集程度的一种判别准则。与以往用破裂准则、应力和应变能大小等评价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相比 ,它更真实地反映了裂缝形成、扩展直至饱和阶段与应力的对应关系。扩容和非线性变形之间的差异在于扩容更偏重于张性裂缝 ,非线性变形更偏重于剪切裂缝。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石化东部探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J].
关德范 ;
郑和荣 ;
龙胜祥 .
石油学报, 2003, (02) :1-5
[2]   裂缝性储集层定量研究的一套新方法 [J].
宋惠珍,欧阳健,孙君秀,黄辅琼 .
地震地质, 1994, (03) :254-254
[3]   四川威远地区构造应力场模拟及阳新统裂缝分析 [J].
李定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 (03) :33-38+45+128
[4]  
天然裂缝性储集层地质分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纳尔逊(Nelson,R.A.)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