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奔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37
作者
郑长德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精准扶贫; 可持续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结构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运用新经济地理学和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分析"三区三州"贫困的特殊性、"三区三州"的禀赋特征对贫困的影响,发现通过提升禀赋结构可实现减贫与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不异地搬迁的村组应考虑就地发展,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水平,产业发展中要厘清发展主体、产业选择和发展方式,以及民族文化产业是分散发展还是集聚发展的问题;易地搬迁村组应整村搬迁、集中居住,搬迁与景区建设相结合,与城镇化相结合,与特色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把民族文化融入异地搬迁并实现产业化。在精准扶贫方面,扶贫政策设计要考虑激励相容,实施贫困家庭振兴计划;理解贫困群众行为逻辑,体现精准帮扶的因势利导和顺势而为;完善社会保障/保险,实现分层次的社会救助与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95 +95-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绿色发展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郑长德, 2016
[2]  
新结构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 2014
[3]  
Fight Against Serious Poverty:The Way of Linxia .2 Zhang Jiang.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 2017
[4]  
Yunn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 . 2016
[5]  
zhongguo jingji chubanshe .2 Zheng Changde. zhongguo jingji chubanshe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