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基于劳动投入与种粮收益的视角

被引:19
作者
何蒲明
娄方舟
机构
[1] 长江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粮食单产; 粮食日用工量; 粮食日纯现金收益;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4.04.008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304.7 [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劳动生产率];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1991—2011年相关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粮食单产与劳动投入和种粮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粮食单产与劳动投入和种粮收益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劳动投入和种粮收益是影响粮食单产的重要原因,粮食日劳动用工量每变化1%会引起粮食单产变化2.12%;粮食日纯现金收益每变化1%会引起粮食单产变化0.89%,但粮食生产的单位劳动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种粮的比较效益明显偏低。基于上述实证结论,本文提出增加种粮的比较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提高粮食单产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人口、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量研究——以大庆市为例 [J].
章磷 ;
王春霞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7) :27-33
[2]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吗——基于粮食与油料、蔬菜、苹果种植成本收益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 [J].
范成方 ;
史建民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2) :31-39
[3]   我国粮食八年增产的性质与前景 [J].
王济民 ;
肖红波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02) :22-31
[4]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及粮食生产影响分析 [J].
刘春艳 ;
李秀霞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3 (02) :130-132
[5]  
农民工工资收入问题分析[J]. 赵长保,武志刚.中国劳动经济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