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区不稳定耕地分析及退耕可行性评估

被引:25
作者
赵爱栋 [1 ]
许实 [2 ]
曾薇 [2 ]
曲福田 [1 ]
马贤磊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荒地开垦; 生态系统; 经济分析; 西北地区; 不稳定耕地; 退耕; 可行性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受不利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稳定生产和可持续生产能力较弱。基于全国不稳定耕地调查评价成果,系统分析了地区不稳定耕地现状、成因,并进一步以新疆尉犁县为典型案例,建立基于生态约束强度的多情景模拟方法,设置生态安全情景、综合协调情景和耕地保护情景三种不稳定耕地退耕情景,模拟地区不稳定耕地退耕前后土地用途调整及退耕规模,在此基础上评估不同情景下不稳定耕地退耕影响及退耕可行性。研究发现,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510 021.53 hm2不稳定耕地,集中分布于新疆北部、甘肃中东部和宁夏中南部,以旱地、水浇地为主的地类结构及较低的耕地质量导致不稳定耕地利用状况普遍不佳;2土地荒漠化、沙化是地区不稳定耕地形成的主要原因,草原、林区和内陆河道过度开垦也是造成地区耕地不稳定的因素;3三种退耕情景下,尉犁县棉花产量将分别下降28.64%、20.34%和10.43%,农民短期棉花种植收入虽受到严重影响,但考虑到退耕后土地用途调整带来的林果业等长期收入,农民总收入将分别增长10.41%、12.01%和15.25%,退耕也有利于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增长26 743.05万元、19 559.81万元和15 147.52万元,综合权衡下尉犁县不稳定耕地退耕具有可行性。西北地区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土地的无序开垦,尽快出台区域生态红线等管制制度,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达到协调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2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J].
姚成胜 ;
滕毅 ;
黄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4) :1-10
[2]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 [J].
张元红 ;
刘长全 ;
国鲁来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1) :2-14+29+93
[3]   区域生态退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宁夏盐池为例 [J].
岳耀杰 ;
闫维娜 ;
王秀红 ;
申元村 ;
仇梦梦 ;
周兰 ;
栗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 (02) :60-67
[4]   河北省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J].
姚盼盼 ;
温亚利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 (04) :47-53
[5]   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J].
赵雪雁 ;
张丽 ;
江进德 ;
侯成成 .
地理研究, 2013, 32 (03) :531-542
[6]   退耕还林的环境价值及政策可持续性——以重庆万州为例 [J].
韩洪云 ;
喻永红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11) :44-55
[7]   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以榆中县为例 [J].
马海芸 ;
雍雅明 ;
刘宗盛 .
草业科学, 2012, (09) :1359-1367
[8]   天津市二次调查中边缘化耕地分析及探讨 [J].
王志青 ;
高振宇 .
中国房地产, 2012, (16) :48-52
[9]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时空变化 [J].
刘忠 ;
李保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1) :1-8
[10]   富锦市不稳定耕地调查与处理对策 [J].
杜国明 ;
刘国权 ;
陶军德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6)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