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身体

被引:15
作者
万晋红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语言; 身体; 意义;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09.06.006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文明的标志。大多数哲学家,如洪堡特、海德格尔等,将语言的形成同思维、理性和知识联系在一起。在传统的二元论哲学中,身体与灵魂/意识作为二元对立,身体被视为短暂的、低级的、错误的。因此,在这些哲学家看来,似乎谈语言与身体的关系就像谈论意识与身体:身体不过是皮囊,而语言是先验的,是心灵内省的经验表述,与意识、理性结合在一起。本文通过考察身体与神话、隐喻和语词的关系,力图消解笛卡尔以来经典传统的语言二元论观点,提出身体是人类经验的基座,身体作为存在是神话的原型,是宇宙符号化的基础,是符号隐喻化的基础。此外,本文还努力通过梅洛-庞蒂关于语言与身体的语言观以及以后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观点,说明语言的意义在于行动,而身体就是行动。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尼采与身体.[M].汪民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认知语义学.[M].束定芳; 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  
隐喻.[M].耿占春; 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感性的诗学.[M].杨大春著;.人民出版社.2005,
[5]  
普通语言学教程.[M].(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著;张绍杰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6]  
形而上学导论.[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
[7]  
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M].涂纪亮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  
维特根斯坦.[M].(英)艾耶尔(Ayer;A.J.)著;陈永实;许毅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9]  
语言与神话.[M].恩斯特·卡西尔 著.生活·语言·新知三联书店.1988,
[10]  
五十奥义书.[M].徐梵澄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