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五氯酚污染土壤及沉积物的生物修复技术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赵良元
[1
,2
]
林莉
[1
,2
]
吴敏
[1
,2
]
李青云
[1
,2
]
黄茁
[1
,2
]
机构:
[1]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
[2]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五氯酚;
生物修复;
微生物降解;
植物修复;
环境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五氯酚(PCP)曾作为杀钉螺剂在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疫区大面积使用,目前虽然已被禁止使用,但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PCP会对水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土壤及沉积物是PCP最大的蓄积库。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解等功能,加速去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过程,是当前PCP污染处理的趋势。对PCP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类型(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及堆肥降解技术)、效果及机制进行综述及展望,并提出未来研究趋势,旨在为促进污染区土壤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深入研究以及PCP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