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生活圈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以北京市清河街道为例

被引:114
作者
孙道胜 [1 ,2 ]
柴彦威 [1 ]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4]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 不详
关键词
时空间行为; GPS数据; 社区生活圈体系; 社区规划; 自足性; 共享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在城市社区规划中,通常将社区视作各自独立的空间单元。这一方面导致对社区的内部空间结构缺乏考虑;另一方面,因为较少考虑与其他社区之间的关联,而容易出现区域协调较差、效率低下、重复配置、过度建设等问题。社区生活圈空间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居民行为出发,重新理解社区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解决空间落地问题。研究采用"提出假设—实证验证"的方法,首先基于城市社区的"自足性"、"共享性"概念以及居民出行能力制约等因素,从理论上提出社区生活圈体系的三圈层结构:社区生活圈Ⅰ是自足性的圈层,以社区物理边界划定;社区生活圈Ⅱ是在居民出行能力制约下形成的,其中的设施主要面向本社区提供服务;社区生活圈Ⅲ是共享性的圈层,是多个社区生活圈之间重叠的部分。研究以北京市清河街道18个社区为案例,采用个体居民GPS数据,界定社区生活圈的时空范围,并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的"集中度"和"共享度"的计算,对案例社区进行社区生活圈层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实际划分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吻合。最后,研究提出了基于社区生活圈体系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策略,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分级落地提供了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25+2 +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社区生活圈的界定与测度:以北京清河地区为例 [J].
孙道胜 ;
柴彦威 ;
张艳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6, (09) :1-9
[2]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柴彦威 ;
张雪 ;
孙道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61-69
[3]   基于居民日常出行的生活空间单元的划分 [J].
季珏 ;
高晓路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2) :248-254
[4]  
三公里生活圈:新宜居时代来临[J]. 刘瑛.社区. 2011(22)
[5]   手机移动数据作为新数据源在旅游者研究中的应用探析 [J].
黄潇婷 ;
柴彦威 ;
赵莹 ;
申悦 .
旅游学刊, 2010, 25 (08) :39-45
[6]   城市社区设施的自足性与区位性关系研究 [J].
徐晓燕 ;
叶鹏 .
城市问题, 2010, (03) :62-66
[7]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新审视中国城市单位社区 [J].
柴彦威 ;
张艳 .
国际城市规划, 2010, 25 (01) :20-23+46
[8]   兼顾自足性与区位性的城市社区日常生活设施布局研究 [J].
徐晓燕 .
华中建筑, 2010, 28 (01) :69-71
[9]   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残留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J].
张纯 ;
柴彦威 .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 (05) :15-19
[10]   基于社区单元的城市空间分区体系 [J].
巫昊燕 .
山西建筑, 2009, 35 (15)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