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长尾雉春季扩散活动的影响因子

被引:13
作者
彭岩波
丁平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白颈长尾雉; 扩散活动;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13 [动物的迁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2年10月—2003年6月和2003年11月—2004年6月,采用无线电遥测、GPS技术、SAW模型和样方法,对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扩散过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白颈长尾雉在春季均存在持续约为16~23d的扩散活动,其扩散直线距离在1.5~2.1km。②扩散过程中白颈长尾雉对其运动路线存在选择性,在其扩散进入和未进入区域之间,草本盖度、乔木种数、灌木种数、灌木枝下高、灌木数量和草本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距水源距离、坡度、乔木数量、乔木枝下高和草本种数存在显著差异。③灌木种数、灌木枝下高、坡度和灌木数量等与障碍有关的因子是影响白颈长尾雉扩散活动的重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73 / 3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白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研究 [J].
丁平 ;
杨月伟 ;
李智 ;
姜仕仁 ;
诸葛阳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 (05) :564-568
[2]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小区利用度影响因子研究 [J].
丁平 ;
李智 ;
姜仕仁 ;
诸葛阳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 (01) :103-108
[3]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植被特征研究 [J].
丁平 ;
杨月伟 ;
李智 ;
姜仕仁 ;
诸葛阳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5) :557-562
[4]   浙江西部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片断化研究 [J].
丁平 ;
姜仕仁 ;
诸葛阳 .
动物学研究, 2000, (01) :65-69
[5]   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研究 [J].
杨月伟 ;
丁平 ;
姜仕仁 ;
诸葛阳 .
动物学报, 1999, (03) :279-286
[6]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季节变化 [J].
石建斌 ;
郑光美 .
动物学研究, 1997, (03)
[7]   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区 [J].
石建斌,郑光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4) :513-519
[8]   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 Swinhoe)的生态研究 [J].
丁平 ;
诸葛阳 .
生态学报, 1988, (01) :44-50
[9]  
Geneflowandthegeographicstructureofnaturalpopu lation .2 SlatkinM. Science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