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董事会制度与公司价值——基于公司章程的视角

被引:16
作者
李善民 [1 ]
许金花 [1 ]
张东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关键词
公司章程; 分层董事会制度; 堑壕假说; 谈判收益假说; 代理成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关于分层董事会制度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学界尚没有一致结论。利用2006—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分层董事会制度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同时支持了"堑壕假说"和"谈判收益假说",具体表现为:(1)分层董事会制度增加了公司的隐性代理成本,这种情况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表现更加明显;(2)分层董事会制度降低了目标公司被并购的概率,削弱了控制权市场的惩戒作用;(3)分层董事会制度增加了并购溢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并购的谈判收益。以上研究结论为公司治理制度选择以及监管部门加强对公司的监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反收购条款、并购概率与公司价值 [J].
陈玉罡 ;
石芳 .
会计研究, 2014, (02) :34-40+94
[3]   公司章程条款的设立、法律对投资者权力保护和公司治理——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J].
郑志刚 ;
许荣 ;
徐向江 ;
赵锡军 .
管理世界, 2011, (07) :141-153+187
[4]   公司章程和小股东保护——来自累积投票条款的实证检验 [J].
吴磊磊 ;
陈伟忠 ;
刘敏慧 .
金融研究, 2011, (02) :160-171
[5]   并购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研究 [J].
周小春 ;
李善民 .
管理世界, 2008, (05) :134-143
[6]   产权、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率 [J].
李寿喜 .
经济研究, 2007, (01) :102-113
[7]   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 [J].
李善民 ;
陈玉罡 .
经济研究, 2002, (11) :27-35+93
[8]  
Bargaining Power of Targets: Takeover Defenses and Top-Tier Target Advisors[J] . Mine Ertugrul.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 2014
[9]   Do Hostile Takeovers Stifle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Antitakeover Legislation and Corporate Patenting [J].
Atanassov, Julian .
JOURNAL OF FINANCE, 2013, 68 (03) :1097-1131
[10]   Concentrating on Governance [J].
Kadyrzhanova, Dalida ;
Rhodes-Kropf, Matthew .
JOURNAL OF FINANCE, 2011, 66 (05) :1649-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