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人工油松林地土壤入渗特征的研究

被引:26
作者
韩冰
吴钦孝
李秧秧
马雁宏
贺百宏
梁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陕西省宜川县林业局
关键词
油松林地; 荒坡地; 入渗速率; 入渗过程;
D O I
10.13601/j.issn.1005-5215.2004.05.001
中图分类号
S718.51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人工林是黄土丘陵区半湿润地区的主要人工林类型 ,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通过对人工油松林地和荒坡地土壤入渗特征的研究 ,发现 :人工油松林地的入渗速率显著高于荒坡地 ,其阴坡和阳坡土壤的入渗速率仅在坡顶部有一定的差异 ,而在坡的中下部并不明显 ;而荒坡地的初始入渗速率和最终入渗速率均是阴坡高于阳坡。由于来源坡上部的泥沙在下部沉积 ,致使坡下部形成一个入渗能力较低的致密层 ,降低了坡下部的入渗速率 ,使入渗速率在坡位上的空间变化表现为坡上部 >坡中部 >坡下部。对于黄土丘陵地区而言 ,水分入渗过程采用方正三方程和Kostiakov方程拟和较好 ,两个方程结合使用可更好地说明土壤的初始入渗速率和最终入渗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49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