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福建省林地气候潜在生产力空间分异与分区

被引:7
作者
邢世和
沈金泉
曹榕彬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林地; 气候潜在生产力; 空间分异与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利用福建省气象观测资料推算出全省年均温度、降水量和实际蒸散量 125m×125m空间栅格数据,进而探讨全省林地气候潜在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其分区.结果表明,福建省林地气候潜在生产力为1163. 8-2455. 4g·m-2·a-1,其空间分异呈现由低海拔向高海拔以及由闽南向闽西、闽中、闽北和闽东递减的趋势.全省林地以高、中气候潜在生产力区占优势,分别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 68. 32%和 30. 46%.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广西森林气候可能生产力与实际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J].
黄承标 ;
何志远 ;
庞庭颐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03) :355-359
[2]   福建近41年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J].
闫淑君 ;
洪伟 ;
吴承祯 ;
毕晓丽 .
山地学报, 2001, (06) :522-526
[3]   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方法 [J].
马旭清 ;
国世友 ;
邹立尧 ;
李铁 .
黑龙江气象, 2001, (03) :26-28
[4]   利用中国气候信息系统研究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J].
尚宗波 ;
高琼 ;
杨奠安 .
生态学报, 2001, (05) :689-694
[5]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的改进 [J].
闫淑君 ;
洪伟 ;
吴承祯 ;
毕晓丽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248-252
[6]   福建省森林植被潜在生产力的估算及其分析 [J].
洪伟 ;
吴承祯 ;
彭赛芬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9, (01) :48-53
[7]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及其应用 [J].
周广胜 ;
郑元润 ;
陈四清 ;
罗天祥 .
林业科学, 1998, (05) :4-13
[8]   细网格格点农业气候资源推算原理和方法 [J].
邹立尧,赵秀兰 .
黑龙江气象, 1996, (03) :3-5
[9]   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初探 [J].
周广胜,张新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5, (03) :193-200
[10]  
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影响Ⅱ.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摸拟[J]. 刘世荣,徐德应,王兵.林业科学研究. 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