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农业生态恢复对策

被引:4
作者
饶懿
况明生
李林立
王丽丽
赵珂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中国西南岩溶区; 石漠化; 生态恢复;
D O I
10.16601/j.cnki.issn1001-8743.2004.04.014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岩溶地区石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石漠化形成和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质、气候、水文、植被和人类活动五个方面.该文从这五个方面分析了石漠化的产生及危害,并针对此提出了其脆弱生态环境恢复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71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石漠化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 [J].
周锦忠 ;
吕英娟 .
湖南地质, 2003, (01) :43-46
[2]   岩溶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重建的原理与方法 [J].
李先琨 ;
何成新 ;
蒋忠诚 .
中国岩溶, 2003, (01) :12-17
[3]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潘根兴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7-44
[4]   生态环境破坏对岩溶洼地内涝的影响——以马山古寨乡为例 [J].
裴建国 ;
李庆松 .
中国岩溶, 2001, (04) :52-55
[5]   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 [J].
李德文 ;
崔之久 ;
刘耕年 ;
冯金良 ;
曹俊 .
中国岩溶, 2001, (03) :17-22
[6]   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形成及其生态治理 [J].
姚长宏 ;
杨桂芳 ;
蒋忠诚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2) :75-78+82
[7]   喀斯特的内涵的发展及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 [J].
李玉辉 .
中国岩溶, 2000, (03) :64-71
[8]   碳酸盐岩风化成土作用的初步研究 [J].
王世杰 ;
季宏兵 ;
欧阳自远 ;
周德全 ;
郑乐平 ;
黎廷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41-449
[9]   贵州省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J].
毕于运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7, (04) :53-57
[10]   贵州喀斯特山地的“石漠化”及防治对策 [J].
苏维词,周济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5, (02) :17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