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对草甸草原抗风蚀能力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周尧治
王旭
杨桂霞
辛晓平
机构
[1]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北京
[3]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草甸草原; 土壤风蚀; 利用方式; 风洞实验;
D O I
10.13227/j.hjkx.2008.05.053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抗风蚀能力的影响,采用植被调查结合风洞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利用方式条件下的草甸草原植被变化和草甸草原原状土的抗风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甸草原不同利用强度条件下临界风蚀风速(v)随植被盖度(Cover)的变化基本服从二次幂函数关系.随着利用强度的增加,植被盖度降低,在同样风速条件下(大于临界风蚀风速),风蚀率迅速增加.较轻的利用强度下,当植被盖度保持在63%时,在风速为25 m/s条件下风蚀率也很小,而当植被盖度<35%时,在风速为2025 m/s条件下,风蚀率随植被盖度的下降迅速上升.草甸草原区的免耕农田由于完全失去植被的保护,每分钟狂风(25 m/s)造成的土壤风蚀量达到682.1 kg/hm2,接近1 a的土壤平均生成量(1000 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394 / 13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典型草原抗风蚀能力的实验研究 [J].
许中旗 ;
李文华 ;
闵庆文 ;
敖其尔 ;
王英舜 ;
韩喜 ;
何旭生 ;
贺俊杰 .
环境科学, 2005, (05) :164-168
[2]   植被对土壤风蚀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 [J].
张春来 ;
邹学勇 ;
董光荣 ;
刘玉璋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31-33
[3]   稀疏天然植被对输沙量的影响 [J].
凌裕泉 ;
屈建军 ;
金炯 .
中国沙漠, 2003, (01) :14-19
[4]   直立植被粗糙度和阻力分解的风洞实验研究 [J].
刘小平 ;
董治宝 .
中国沙漠, 2002, (01) :82-87
[5]   直立植物防沙措施粗糙特征的模拟实验 [J].
董治宝 ;
Donald W.Fryrear ;
高尚玉 .
中国沙漠, 2000, (03) :29-32
[6]   植被对风沙土风蚀作用的影响 [J].
董治宝,陈渭南,董光荣,陈广庭,李振山,杨佐涛 .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4) :437-443
[7]   关于人为地表结构破损与土壤风蚀关系的定量研究 [J].
董治宝 ;
陈渭南 ;
董光荣 ;
杨佐涛 ;
李振山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01) :54-57
[8]   中国北方土壤风蚀问题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J].
陈渭南,董光荣,董治宝 .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05) :6-12
[9]   影响土壤风蚀主要因素的风洞实验研究 [J].
刘玉璋 ;
董光荣 ;
李长治 .
中国沙漠, 1992, (04) :44-52
[10]  
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任继周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