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产力的新认识

被引:4
作者
胡友静
李蕾
机构
[1] 江西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生产力; 关系量(能量); 精神生产力; 人才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1 [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产力是一种关系量,用科学的语言说是一种能量,[1]这种能量实际上是生产中的人和生产资料共有的。生产力不是物,也不是精神。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是指社会生产中的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因此称社会生产力,亦即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不应理解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只能是指人们从事精神文化创作的能力,不应理解为精神形态的生产力;人才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是指人们生养、培育人才的能力,不应理解为“人才这种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生产、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已超出一般的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系统”之说,以及认为生产力系统由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构成都是不妥当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2]   应如何正确理解生产力 [J].
胡友静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 (01) :20-22
[3]  
斯大林文集[M]. 人民出版社 , 斯大林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