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清水江流域侗、苗族杉木造林方法初探

被引:16
作者
沈文嘉
董源
印嘉祐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关键词
清水江; 侗、苗族; 杉木造林;
D O I
10.13931/j.cnki.bjfuss.2004.04.007
中图分类号
S725 [造林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702 ;
摘要
清代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侗、苗族人民在长期大规模人工杉木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借鉴汉民族杉木造林方法 ,并结合本民族固有的农耕传统 ,创造性地形成了一整套从播种、育苗、栽种到管理的颇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杉木造林方法。侗、苗族的这种传统造林方法保证了山林资源的永久可持续利用 ,并与以林契为代表的契约制度共同揭示了清水江流域林业生生不息、长久不衰的奥秘。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湖南杉木分布及利用和栽培史探源 [J].
候伯鑫,陈佛寿,程政红 .
湖南林业科技, 1995, (03) :1-6
[2]   杉木造林技术遗产的初步研究 [J].
陈植 .
中国农史, 1985, (02) :50-62
[3]  
贵州森林[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贵州森林》编辑委员会编著, 1992
[4]  
王祯农书[M]. 农业出版社 , (元)王祯, 1981
[5]  
便民图纂[M]. 农业出版社 , (明)邝番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