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梯度分析附视频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聂美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科范
机构
:
[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9年
/ 03期
基金
: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梯度;
梯度差距;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
0201 ;
020105 ;
摘要
:
从中国人民大学公布的中国3个创新梯度中,选取6个典型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样本,通过比较样本的5个组成要素,归纳3个创新梯度的差异,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具体测定梯度间的主要差距,最后提出了差距的主要成因以及修正差距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71 / 4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与比较
[J].
孙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孙凯
;
李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煜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11)
:8
-11
[2]
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进展
[J].
陈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陈浩
.
科技与经济,
2006,
(06)
:13
-16
[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
[J].
邵云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邵云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劲松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6,
(04)
:1
-11
[4]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J].
冯之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全国人大环资委 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
冯之浚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4)
:5
-6
[5]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
[J].
温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温新民
.
科学学研究,
2003,
(S1)
:283
-288
[6]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
[J].
黄鲁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黄鲁成
.
科研管理,
2000,
(02)
:43
-48
[7]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研究[D]. 张艳.西北工业大学 2005
[8]
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纪宝成, 2008
←
1
→
共 8 条
[1]
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分析与比较
[J].
孙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孙凯
;
李煜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煜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11)
:8
-11
[2]
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进展
[J].
陈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昆明市科学技术局
陈浩
.
科技与经济,
2006,
(06)
:13
-16
[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
[J].
邵云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邵云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劲松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6,
(04)
:1
-11
[4]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J].
冯之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全国人大环资委 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
冯之浚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4)
:5
-6
[5]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运行的科学学分析
[J].
温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温新民
.
科学学研究,
2003,
(S1)
:283
-288
[6]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
[J].
黄鲁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黄鲁成
.
科研管理,
2000,
(02)
:43
-48
[7]
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研究[D]. 张艳.西北工业大学 2005
[8]
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纪宝成, 200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