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形成机理与实证——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被引:113
作者
吴小根 [1 ]
杜莹莹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游客感知形象; 形成机理; 旅游目的地; 南通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274 [企业供销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游客感知形象是近些年来目的地旅游形象研究的重点。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交织了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旅游学的各方面内容。本文在明晰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游客感知形象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与阶段特征,进而基于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游客感知形象形成概念模型,并采用因子分析法与相关分析法对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游客个体因素、旅游目的地情境因素、感知刺激因素是影响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包括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游客认知形象支持要素包括旅游资源要素、旅游可达性要素、休闲娱乐要素以及旅游氛围要素;(3)南通市游客感知形象形成的影响因素与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支持要素、情感形象支持要素之间具有显性相关性,验证了感知形象形成概念模型具有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54 / 156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J].
文春艳 ;
李立华 ;
徐伟 ;
张清兵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25 (06) :105-109
[2]   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与塑造策略 [J].
程金龙 ;
王发曾 .
经济地理, 2009, 29 (10) :1753-1758
[3]   旅游地形象感知偏差测评模型研究 [J].
姚长宏 ;
陈田 ;
刘家明 .
旅游学刊, 2009, 24 (01) :29-32
[4]   旅游地形象随时间变化的感知差异——以安徽天堂寨风景区为例 [J].
乌铁红 ;
张捷 ;
杨效忠 ;
李文杰 ;
张宏磊 .
地理研究, 2008, (05) :1078-1086
[5]   基于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概念 [J].
白凯 ;
马耀峰 ;
游旭群 .
旅游科学, 2008, (01) :22-28
[6]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比较研究——以阳朔旅游形象测量分析为例 [J].
杨永德 ;
白丽明 ;
苏振 .
旅游学刊, 2007, (04) :53-57
[7]   旅游形象感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长三角居民对韩国旅游形象感知为例 [J].
程圩 ;
隋丽娜 .
旅游科学, 2007, (01) :7-12
[8]   基于Lancaster特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式——理论分析与江西省旅游客流的实证研究 [J].
毛端谦 ;
张捷 ;
包浩生 .
地理研究, 2005, (06) :992-999
[9]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 [J].
黄震方 ;
李想 .
旅游学刊, 2002, (03) :65-70
[10]  
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薛薇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