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草鱼出血病病毒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初报
被引:17
作者: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沙市分所草鱼出血病研究协作组
[2]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草鱼出血病研究协作组
来源: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病毒;
电子显微镜;
电镜;
水生生物学;
病毒颗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据报道草鱼出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在病鱼的肾组织及头肾组织超薄切片中均发现有疱疹病毒颗粒。我们将草鱼出血病病鱼的组织匀浆,经分离、提纯后,用2%磷钨酸溶液,pH6.9负染色,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种病毒颗粒(图1)。颗粒呈球形,直径为60-70毫微米,有些颗粒可见直径为30-40毫微米左右的核心及20-30毫微米的外膜。用上述提纯样品感染2-3寸健康二龄草鱼,饲养水温保持在28℃左右,可以使之发病。将病鱼的肝、脾、肾取出后,研磨、冻融、离心后,制备成1%的病毒悬液,用此悬液感染鱼肾单层细胞,细胞收缩、脱落,出现病变。病变细胞经超薄切片观察,我们初次在组织培养的鱼肾细胞质内见到上述的病毒颗粒(图2)。有时可见到这类病毒颗粒包裹在膜状结构,而成从出现(图3)。另外,尚可见到未包裹上外壳的核心颗粒及外膜尚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