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腐败、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理论和证据

被引:8
作者
王佳 [1 ]
杨俊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区腐败; 经济发展; 环境质量; 地方政府行为;
D O I
10.16537/j.cnki.jynufe.000026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腐败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足够关注。基于中国特有的公共治理结构,在Lopez和Mitra(2000)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动态三层非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司三者的互动关系,提出地方腐败行为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会降低环境质量的假说,并利用199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以CO2和SO2为例,发现地区腐败行为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对环境污染的总体效应显著为正,并且显著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基于此,政府可考虑加大环境方面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和适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地方政府竞争和结构失衡 [J].
柳庆刚 ;
姚洋 .
世界经济, 2012, 35 (12) :3-22
[3]   制度建设与反腐败成效:基于跨期腐败程度变化的研究 [J].
万广华 ;
吴一平 .
管理世界, 2012, (04) :60-69
[4]   官员交流、任期与反腐败 [J].
陈刚 ;
李树 .
世界经济, 2012, 35 (02) :120-142
[5]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J].
樊纲 ;
王小鲁 ;
马光荣 .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4-16
[6]   地区腐败、市场化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吴一平 ;
芮萌 .
管理世界, 2010, (11) :10-17+27
[7]   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 [J].
林伯强 ;
刘希颖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66-78
[8]   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 [J].
周黎安 ;
陶婧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57-69
[9]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10]   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 [J].
吴一平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1045-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