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时代价值与有效路径

被引:13
作者
王贤卿
机构
[1]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舆论; 传播机理; 舆论引导;
D O I
10.16580/j.sxlljydk.2015.11.037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内容和互动三位一体。网络新技术引发了"新传播革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与建设已成为影响各国社会和政治生态的重要因素。网络舆论的传播机理与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弱化、"蝴蝶效应"的生成、"意见领袖"导向作用的凸显和社会"刻板印象"效应的放大。高校是意识形态争夺的前沿阵地,研究网络舆论的传播机理和发展规律,对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14,
[2]  
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王天意; 著.人民出版社.2008,
[3]  
社会心理学.[M].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传播学教程.[M].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舆论学.[M].陈力丹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