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两类强对流天气云地闪特征及其环境条件对比研究

被引:11
作者
钟敏 [1 ]
吴翠红 [1 ]
张兵 [2 ]
机构
[1] 武汉中心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关键词
强对流; 云地闪; 环境条件;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30次短时强降水天气和10次冰雹、雷雨大风天气个例,对云地闪特征及其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负地闪占绝大多数,闪电频数较多,其10分钟云地闪频数过程最大值在50次以上,云地闪与雷达强回波区吻合得较好,且分布比较集中,而以冰雹、雷雨大风为主的强对流天气,正地闪与负地闪频次相当,甚至超过负地闪,闪电频数较少,云地闪并非分布在雷达强回波区,而是零散地分布在冰雹回波下风方向的云砧处。两者在环境条件上也存在差别,以冰雹、雷雨大风为主的强对流天气较之以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具有较低的整层比湿,较厚的零度以下层结厚度(冷云厚度)以及较大的垂直风切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北京雷暴大风日环境特征分析
    廖晓农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1) : 54 - 62
  • [2] 2006—2007年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王学良
    黄小彦
    刘学春
    王海军
    涂山山
    [J].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 359 - 362
  • [3]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VHF radiation source produced by lightning in supercell thunderstorms[J]. P. R. Krehbiel.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06)
  • [4] 北京地区闪电活动及其与强对流天气的关系
    薛秋芳
    孟青
    葛润生
    [J]. 气象, 1999, (11) : 15 - 19+65
  • [5] 中尺度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寿绍文,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