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大学治理——中国大学治理历史演进与实践逻辑的整体性考察

被引:32
作者
蒋达勇 [1 ]
王金红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2]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现代国家; 大学治理; 历史演进; 实践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从百年历史来看,中国大学治理已被置于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之中。从功能结构来看,现代国家的主导,使大学使命实现了内涵转换与范围扩展,对大学系统进行了身份和等级塑造,在大学内部推动了结构与体制的拟合。从实践进路来看,"强国家-强社会"模型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走向,国家与大学应不断调适权力边界与活动空间,大学应在功能定位与使命聚焦、身份重建与组织再造、法治规范与精神培育等方面的持续改革中实现治理模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议程问题 [J].
杨光斌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2, 28 (06) :46-51
[2]   新中国大学制度建设的艰难选择 [J].
张应强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 33 (06) :25-35
[3]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5]  
中国共产党[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 沈大伟, 2011
[6]  
找回国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 埃文斯, 2009
[7]  
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林尚立等, 2008
[8]  
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M]. 学林出版社 , 曾峻著, 2005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