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的硫同位素组成及示踪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苗云 [1 ,2 ]
王世杰 [1 ]
马国强 [2 ]
周怀中 [2 ]
傅军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金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3]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硫同位素; SO2; 气溶胶; 均相氧化; 多相氧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大气SO2和气溶胶硫酸盐是导致大气环境酸化,加剧酸沉降污染的重要因素.由于稳定硫同位素组成的"指纹"特征,硫同位素示踪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环境领域中的硫循环和硫源解析等研究.本文对浙江中部地区金华市的大气环境进行了连续的观测,并分析测定了大气SO2和气溶胶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气SO2的δ34S值变化范围是1.0‰7.5‰,年均值为4.7‰±2.3‰,气溶胶δ34S值变化范围是6.4‰9.8‰,年均值为8.1‰±1.0‰.大气SO2的δ34S值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为7.0‰,夏季为3.3‰,研究指出单一的控制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研究区域大气SO2硫同位素的季节性变化,认为同位素平衡分馏的温度效应和夏季富轻同位素的生物成因硫的大量释放可能是引起这种季节性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另外,文中还讨论了大气SO2氧化形成硫酸盐的δ34S模式,认为在浙江中部地区大气SO2氧化反应中多相氧化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大气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大气SO2的氧化机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华南地区酸沉降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J].
张鸿斌 ;
胡霭琴 ;
卢承祖 ;
张国新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2, (02) :70-74
[2]   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探讨大气颗粒物中硫的来源 [J].
刘广深 ;
洪业汤 ;
朴河春 ;
曾毅强 .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06) :27-30
[3]   广州地区酸雨硫源的硫同位素示踪研究 [J].
张鸿斌,陈毓蔚,刘德平 .
地球化学, 1995, (S1) :126-133
[4]   中国大气降水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J].
洪业汤 ;
张鸿斌 ;
朱詠煊 ;
朴河春 ;
姜洪波 ;
刘德平 .
自然科学进展, 1994, (06) :103-107
[5]   燃煤过程硫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环境意义 [J].
洪业汤 ;
朱詠煊 ;
张鸿斌 ;
朴河春 ;
姜洪波 ;
曾毅强 ;
刘广深 .
环境科学学报, 1993, (02) :240-243
[6]   中国煤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燃煤过程硫同位素分馏 [J].
洪业汤 ;
张鸿斌 ;
朱詠煊 ;
朴河春 ;
姜洪波 ;
曾毅强 ;
刘广深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8) :868-873
[7]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张远航,邵敏主编, 1992
[8]  
Sulfur Isotope Variations in Atmospheric Sulfur Oxides, Particulate Matter and Deposits Collected at Kyushu Island, Japan[J] . Hidehisa Kawamura,Nobuaki Matsuoka,Shinji Tawaki,Noriyuki Momoshima.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1 (1)
[9]  
A glob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tropospheric sulfur cycle[J] . J. Langner,H. Rodhe.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 1991 (3)
[10]  
Aboveground vegetation effects on the deposition and cycling of atmospheric sulfur: Chemical and stable isotope evidence[J] . D. R. Stempvoort,J. J. Wills,P. Fritz.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