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农户自愿供给——基于声誉理论的分析

被引:19
作者
符加林 [1 ]
崔浩 [2 ]
黄晓红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声誉; 农户; 农村社区; 公共物品; 均衡;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07.04.017
中图分类号
F30 [农业经济理论];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农户的声誉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效用,它还具备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博弈的均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博弈下,声誉的直接效用能使农户采取合作行动;在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声誉的信息及资本效应对农户的偷懒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将导致博弈进入合作均衡。因此基于声誉损益的考虑,由农户自愿供给农村社区内的公共物品会是一个有效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 [J].
史玲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10-13
[2]   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 [J].
滕世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04, (07) :90-94
[3]  
(美)罗杰A.麦凯恩(RogerA.McCain)著,原毅军,陈艳莹,张国峰等译.博弈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美)凯文·杰克逊(KevinT.Jackson)著,燕清联合,顾捷昕,张宏超译.声誉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  
朱克江著.经营者薪酬激励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6]  
(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7]  
张维迎 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