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16
作者
潘小海
伍勇旭
李东
机构
[1]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双碳发展; 全球变暖;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应对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83305 ; 1204 ;
摘要
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快速增长,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不争事实。国际社会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努力,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有40余个国家和经济体正式宣布了碳中和目标。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占全球比重逐步升高,为提升发展质量,彰显大国责任,需要积极科学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同时,双碳发展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要深远影响,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将发生深刻调整。面对重大机遇挑战,应以战略性思维统筹推进双碳工作,找准发力点,分阶段稳步实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低碳创新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矿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J].
樊大磊 ;
李富兵 ;
王宗礼 ;
苗琦 ;
白羽 ;
刘青云 .
中国矿业, 2021, 30 (06) :1-8
[2]   2020年全球气候特征及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J].
翟建青 ;
代潭龙 ;
王国复 .
气象, 2021, 47 (04) :471-477
[3]   世界能源转型内涵、路径及其对碳中和的意义 [J].
邹才能 ;
何东博 ;
贾成业 ;
熊波 ;
赵群 ;
潘松圻 .
石油学报, 2021, 42 (02) :233-247
[4]   中国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回顾与展望 [J].
李俊峰 ;
李广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 45 (05) :8-17
[5]   大气CO2浓度年际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J].
袁潮 ;
杨文艳 ;
孙卓 ;
易希延 ;
王楠楠 .
陕西农业科学, 2020, 66 (09) :91-96
[6]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历史顶点 [J].
郭英楠 .
生态经济, 2019, (07) :5-8
[7]  
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李波.山东大学. 2020
[8]  
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D]. 孙红杰.兰州大学. 2020
[9]  
基于能源利用的碳脉分析[D]. 常征.复旦大学. 2012
[10]  
中国省域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D]. 潘栋.北京林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