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氮沉降对南亚热带两种乔木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被引:77
作者
李德军
莫江明
方运霆
李志安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广东肇庆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广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广东肇庆
[6] 广东肇庆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氮沉降; 树苗; 生物量; 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 [树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两种优势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和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实验分为对照(CK)、T5、T10、T15和T30 5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 次重复。所施氮肥为NH4NO3,以溶液方式喷施,5 个处理浓度分别为0、0.12、0.24、0.36、0.72 mol N·L-1。每月喷施2次,5个样方1年喷施的总氮量分别相当于氮沉降率0、5、10、15、30 g N·m-2·a-1。经过11个月的施氮处理,两种幼苗对氮沉降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黄果厚壳桂幼苗的基径、株高、全株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除最高处理T30外,均高于对照,但荷木幼苗的基径、全株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除T10外,均小于对照。氮处理也对生物量的分配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两种幼苗的叶重比以T30最低,表明高氮处理不利于幼苗叶片的生长;枝重比均以T30最高,反映了高氮处理的幼苗生物量分配到枝干的比例最高;根重比和根冠比均以对照样方幼苗的最高,表明氮处理抑制根的生长,分配到根部分的生物量下降。总的来看,经过11个月的处理,除最高处理T30外,氮处理仍对黄果厚壳桂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荷木幼苗的生长则趋向于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表明黄果厚壳桂幼苗更能耐受高氮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Effects of high nitrogen load on growth, photosynthesis and nutrient status of Cryptomeria japonica and Pinus densiflora seedlings[J] . Tatsuro Nakaji,Motohiro Fukami,Yukiko Dokiya,Takeshi Izuta.Trees . 2001 (8)
  • [2] Do forests receive occult inputs of nitrogen?
    Binkley, D
    Son, Y
    Valentine, DW
    [J]. ECOSYSTEMS, 2000, 3 (04) : 321 - 331
  • [3] Long-term nitrogen additions and nitrogen saturation in two temperate forests
    Magill, AH
    Aber, JD
    Berntson, GM
    McDowell, WH
    Nadelhoffer, KJ
    Melillo, JM
    Steudler, P
    [J]. ECOSYSTEMS, 2000, 3 (03) : 238 - 253
  • [4] The globalization of N deposition: ecosystem consequences in tropical environments[J] . Pamela A. Matson,William H. McDowell,Alan R. Townsend,Peter M. Vitousek.Biogeochemistry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