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刑徒兵役问题探析

被引:1
作者
孙志敏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汉代刑徒; 刑徒兵; 兵役; 征兵制; 募兵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K234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根据汉代不同时期刑徒兵役的特点,大体可划分为西汉前期、武帝至新莽、东汉三个阶段。西汉前期,"无为而治"思想使得征伐不多,加之以授田制为基础的征兵制可保证充足的兵源,故此时征发刑徒服兵役尚属偶然;自武帝至新莽,土地兼并导致了征兵制的破坏,此外,庞大的战争规模也需要广辟兵源,故征发刑徒服兵役成为常态;东汉时期,刘秀开创了"柔道政治",广赦刑徒,加之为减少自耕农破产而有意减少征兵的举措,以及光武帝军制改革的影响,征发刑徒服兵役在东汉渐成定制。和西汉比较,东汉征发刑徒服兵役的范围一般面向全国,强制色彩更为突出,鼓励刑徒兵家属赴边居住。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秦汉时代刑徒从军问题初探 [J].
荀德麟 .
苏州大学学报, 1983, (03) :103-106+112
[2]   东汉募兵论略 [J].
张鹤泉 .
史学集刊, 1988, (04) :1-6+76
[3]   汉代刑徒兵论略 [J].
陈晓鸣 ;
饶国宾 .
抚州师专学报, 1992, (01) :40-46
[4]   汉代刑徒兵考略 [J].
卢星 .
史学月刊, 1992, (05) :8-13
[5]   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 [J].
黄今言 ;
陈晓鸣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7, (01) :86-102
[6]   论汉代的豪民役使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 [J].
王彦辉 .
东北师大学报, 2001, (04) :29-35
[7]   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 [J].
朱绍侯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35-40
[8]   论“汉老子” [J].
熊铁基 ;
刘玲娣 .
哲学研究, 2004, (04) :52-58
[9]   汉代的“分田劫假”与豪民兼并 [J].
王彦辉 .
东北师大学报, 2000, (05) :35-40
[10]   略论汉代的弛刑徒 [J].
张鹤泉 .
东北师大学报, 1984, (04) :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