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被引:20
作者
付兆辉 [1 ]
高喜龙 [2 ]
陆友明 [2 ]
李敏 [3 ]
侯仔明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特征; 油气圈闭; 油气聚集特征; 垦东凸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地区垦东凸起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为了深入研究垦东凸起的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寻找有利的油气圈闭,就下列问题进行探讨:渤海湾盆地中、南部的区域构造特征,垦东凸起的构造演化和构造样式和油气圈闭类型和油气富集特征。通过对本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区域由于成带状的伸展断陷-断凸和连接它们的横向调节带的存在,构造上呈现出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断块构造格局。构造发展史表明,垦东凸起及北部斜坡带经历了裂谷期前、裂谷期和裂谷期后3大发育阶段,纵向上呈3层结构分布。垦东凸起可分为西段高凸起、东段低凸起,分别与北部斜坡带西段和东段相连。其中北部斜坡带的构造样式主要为同向的阶梯状正断层。凸起内部主要为背向正断层组合形成的地垒和面向正断层组合形成的地堑。垦东凸起圈闭可分为5种类型,其中构造圈闭主要有牵引背斜、逆牵引背斜、屋脊断块以及披覆背斜等。油气主要来自古近纪黄河口伸展断陷生油中心,自北向南沿砂体、不整合面和正断层呈阶梯状侧向和垂向运移至北部斜坡带和凸起,在新近纪和古近纪地层组成的有利圈闭处聚集。
引用
收藏
页码:619 / 6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伸展断陷盆地分析.[M].陈发景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M].牟书令名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  
多样性潜山成因、成藏与勘探.[M].李丕龙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4]  
复式油气田论文集.[M].刘兴材;李丕龙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陆克政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6]  
中国油气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吴奇之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7]  
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王燮培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8]   济阳地区埕岛—垦东构造带中生代的逆冲断层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J].
张克鑫 ;
漆家福 ;
林会喜 .
地质科学, 2006, (02) :270-277+290
[9]   正断层软联接及其传递带类型 [J].
陈昭年 ;
陈发景 ;
王琦 .
现代地质, 2005, (04) :495-499
[10]   郯庐断裂对垦东地区构造和成藏的影响 [J].
付兆辉 ;
李敏 .
海洋石油, 2005, (02)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