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吉对虾幼体培养中生物饵料及生化成分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子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幼体; 生物饵料; 体长; 墨吉对虾; 丰年虫; 生化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比较培养研究表明:钙质角刺藻(Chaetoceros calcitrans)和新月菱形藻小型变种(Nitzchia closterium foema minutissima)是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搔状幼体的良好饵料,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小球藻(Chlorella sp.)则较次。钙质角刺藻的适宜投喂密度为1.5—5.0×10~4细胞/ml。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丰年虫(Artemia salina)无节约体都是ZⅢ-PI期幼体的良好饵料。实验中还分析了蛋白酶、脂肪酶、a-淀粉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随墨言对虾幼体发育的变化及6种生物饵料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的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研室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  
生物物质常用化学分析法.[M].蔡武城;袁厚积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2,
[3]  
工具酶的活力测定.[M].蒋传葵等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  
纤维素酶及其应用.[M].齐义鹏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5]  
临床生化检验.[M].上海市医学化验所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