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花草根际土著根瘤菌的丰度及其遗传多样性

被引:8
作者
董荣书 [1 ,2 ]
黄艳霞 [1 ,2 ]
刘国道 [1 ]
廖红 [3 ]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海南大学农学院
[3]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柱花草; 根瘤菌; 土著菌含量; 16SrDNA;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研究我国柱花草根际土著根瘤菌在不同生态环境土壤中的丰度及其遗传多样性,分别在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柱花草的主要分布区域采集土样及根瘤,通过MPN法测定得到各种土壤中土著根瘤菌的丰度,并从采集的根瘤中分离获得的55份根瘤菌菌株进行16SrDNA全序列分析,与相关参比菌株的16SrDNA序列进行比对及聚类。结果表明,我国柱花草主要种植区域土著根瘤菌含量差异较大,每克干土中含量为0.7×102~7.5×106个,海南儋州区域的含量最高,广东湛江南亚所区域的含量最低;所分离出的菌株都属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sp.),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合为8大类群,初步确定55株柱花草根瘤菌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908 / 9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斜茎黄芪根瘤菌结瘤基因nod A PCR扩增及PCR-RFLP分析 [J].
高俊莲 ;
孙建光 ;
陈文新 .
微生物学杂志, 2006, (04) :1-5
[2]   柱花草的研究进展 [J].
蒋昌顺 .
热带作物学报, 2005, (04) :104-108
[3]   高产抗病圭亚那柱花草综合性状评价 [J].
白昌军 ;
刘国道 ;
王东劲 ;
蔡碧云 .
热带作物学报, 2004, (02) :87-94
[4]   微生物分子生态技术:16S rRNA/DNA方法 [J].
张彤 ;
方汉平 .
微生物学通报, 2003, (02) :97-101
[5]   慢生根瘤菌交叉结瘤及其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J].
李俊 ;
樊蕙 ;
李力 ;
曹凤明 ;
姜昕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3, (01) :59-62
[6]   我国热带牧草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前景与对策 [J].
易克贤 .
热带农业科学, 2001, (04) :30-34
[7]   多相分类技术在根瘤菌分类中的应用(综述) [J].
姚竹云 ;
陈文新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8, (02) :61-65
[8]  
我国南方柱花草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A]. 蔡小艳,赖志强.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