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祁连东段什川杂岩基的岩石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42
作者
陈隽璐 [1 ,2 ]
徐学义 [1 ]
曾佐勋 [2 ]
肖林 [3 ]
王洪亮 [1 ]
王宗起 [4 ]
肖绍文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
关键词
U-Pb锆石LA-ICPMS定年; 什川岩体; 同碰撞; 中祁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祁连造山带被托菜南山-了高山构造带及宗务隆山-贵得构造带分为北祁连、中祁连及南祁连构造带。什川岩基位于中祁连构造带东部,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成;对二长花岗岩进行U-Pb单颗粒锆石微区LA-ICP-MS同位素测定,获得444.6Ma及414.3Ma两组加权平均年龄,前者代表岩石的形成年龄,后者代表构造热事件年龄。二长花岗岩主量元素W(SiO2)=68.66%~80.77%,w(K2O)/w(Na2O)>1和A/CNK介于0.95~1.21间,总体为钾质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富集LILE元素(K、Th、Rb、Ba等),亏损HFSE元素(Ta、Nb、Y等);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多介于109.05×10-6~322.66×10-6),轻重稀土强烈分馏(∑LREE/∑HREE介于7.92~31.68),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中等-强Eu负异常(δEu=0.26~0.58)。岩石矿物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共同表明,什川岩基为中上地壳泥砂质岩石部分熔融而成,形成温度较低,为加厚地壳拆沉熔融成因。这为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841 / 85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秦祁结合部位王家岔石英闪长岩体锆石LA-ICPMS定年及地质意义 [J].
陈隽璐 ;
李好斌 ;
王洪亮 ;
何世平 ;
曾佐勋 ;
徐学义 ;
李向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3) :423-431
[2]   柴北缘绿梁山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历史:岩石学及锆石SHRIMP年代学证据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于胜尧 ;
戚学祥 .
地学前缘, 2007, (01) :85-97
[3]   祁连山东南段加里东造山期构造变形年代的精确限定及其意义 [J].
樊光明 ;
雷东宁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1) :39-44
[4]   祁连山老君山砾岩的碎屑组成和源区大地构造背景 [J].
闫臻 ;
肖文交 ;
刘传周 ;
袁超 ;
王宗起 ;
李继亮 .
地质通报, 2006, (Z1) :83-98
[5]   基底岩系和花岗岩类Pb-Nd同位素组成限制祁连山带的构造属性 [J].
张宏飞 ;
靳兰兰 ;
张利 ;
袁洪林 ;
周炼 ;
张本仁 .
地球科学, 2006, (01) :57-65
[6]   西秦岭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组成对基底性质及其构造属性的限制 [J].
张宏飞 ;
靳兰兰 ;
张利 ;
Nigel Harris ;
周炼 ;
胡圣虹 ;
张本仁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0) :10-22
[7]   柴北缘锡铁山早古生代HP/UHP变质作用后的构造热事件——花岗岩和片麻岩的同位素与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J].
孟繁聪 ;
张建新 ;
杨经绥 .
岩石学报, 2005, (01) :47-58
[8]   祁连山扎麻什基性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刘传周 ;
肖文交 ;
袁超 ;
闫臻 .
岩石学报, 2005, (01) :59-66
[9]   中祁连西段野马南山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苏建平 ;
张新虎 ;
胡能高 ;
付国民 ;
张海峰 .
中国地质, 2004, (04) :365-371
[10]   北祁连山榴辉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J].
宋述光 ;
张立飞 ;
Y.Niu ;
宋彪 ;
张贵宾 ;
王乾杰 .
科学通报, 2004, (06) :59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