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百会、足三里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孙华 [1 ]
赵慧 [2 ]
张捷 [3 ]
包飞 [1 ]
魏镜 [1 ]
王道海 [1 ]
张云祥 [1 ]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3] 北京中医医院
关键词
抑郁症; 针刺疗法; 穴,百会; 穴,足三里;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10.03.021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足三里治疗抑郁症的免疫机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观察组、电针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每组28例。电针观察组穴取百会、足三里;电针对照组穴取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药物对照组给予百优解口服。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电针观察组痊愈2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电针对照组分别为0例、16例、12例、0例;药物对照组分别为1例、17例、7例、3例,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提示电针观察组有较好的疗效(P<0.05);3组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NF-α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观察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种治疗方法都能清除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IL-6,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电针对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的影响:磁共振研究[J]. 段冬梅,图娅,陈利平,吴整军.中国针灸. 2009(02)
[2]   电针与百优解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有效性的评价 [J].
段冬梅 ;
图娅 ;
陈利平 .
中国针灸, 2008, (03) :167-170
[3]   头部电针透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J].
董建萍 ;
孙伟义 ;
王顺 ;
武志全 ;
刘飞 .
中国针灸, 2007, (04) :241-244
[4]   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正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 [J].
樊莉 ;
符文彬 ;
蒙昌荣 ;
朱晓平 ;
米建平 ;
李伟雄 ;
文幸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8) :14-16
[5]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J].
申鹏飞 ;
孔莉 ;
石学敏 .
中国针灸, 2005, (01) :15-17
[6]   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J].
丁舟 ;
于晓刚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3, (03) :31-33
[7]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大脑皮层5-HT1和5-HT2受体数量和结合活性的影响 [J].
孙华 ;
张有志 ;
韩毳 ;
张德昌 ;
杜冠华 ;
何维 ;
聂惠民 .
中国针灸, 2003, (09) :55-57
[8]   针刺对脑缺血分子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董玉喜 .
湖北中医杂志, 2002, (01) :51-52
[9]  
Evidence for an immune response in major depression: A review and hypothesis[J] . Michael Maes.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 1995 (1)
[10]  
Increas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6, soluble interleukin-6, soluble interleukin-2 and transferrin receptor in major depression[J] . Michael Maes,Herbert Y. Meltzer,Eugène Bosmans,Raf Bergmans,Eric Vandoolaeghe,Rakesch Ranjan,Roger Desnyder.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 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