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谷晔红
黄醒华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感染性; 念珠菌病,外阴阴道; 婴儿,新生; 疾病传播,垂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7 [围产期医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的发生率,母婴垂直传播及新生儿相关病率。 方法 2002年至2003年在北京妇产医院产前检查和分娩的252 例孕妇行阴道真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其分娩新生儿行皮肤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并随诊新生儿。 结果 252例孕妇阴道真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109例,阳性率43.25%。妊娠期VVC的发病率为19.05%(48/252)。109例阳性患者中,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儿皮肤真菌携带率分别为20.76%(11/53)和35.71%(20/56), P>0.05;孕期VVC组与真菌携带组新生儿皮肤真菌携带率分别为16.67%(8/48)和37.71%(23/61),P<0.05;孕期治疗组新生儿无真菌携带;未治疗组新生儿真菌携带率为50.82%(31/61)。252例中新生儿真菌培养(+)31例,真菌携带率为12.30%;真菌培养(+)的新生儿尿布皮炎、鹅口疮的发生率为12.90%(4/31)和6.45%(2/31);与新生儿真菌培养(-)组[3.62%(8/221)和0%]相比,P<0.05。阴道真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109 例中,剖宫产组新生儿脐炎、尿布皮炎、鹅口疮的发病率[分别为3.77%(2/53)、15.09%(8/53)和1.87%(1/53)]与阴道分娩组[分别为1.79%(1/56)、7.14%(4/56)和1.79%(1/56)]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真菌阳性未治疗组新生儿脐炎、尿布皮炎、鹅口疮的发病率[分别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婴儿尿布皮炎与念珠菌感染的关系 [J].
朱红 ;
宋莉莉 .
浙江医学, 2002, (03) :42-43
[2]   妊娠期阴道念珠菌感染与新生儿皮肤念珠菌病的防治 [J].
杨非 .
浙江预防医学, 2002, (02) :57-57
[3]   96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病理分析 [J].
刘安丽 ;
张海燕 ;
刘家恒 ;
吴新改 .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 (02) :160-160
[4]  
皮肤微生物学:常驻菌、生态学、感染[J]. Roth RR ,吴晓初.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 1990(06)
[5]  
妇产科感染[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左绪磊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