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草抗羟脯氨酸变异系原生质体培养后愈伤组织的抗性特征

被引:2
作者
徐子勤
贾敬芬
机构
[1] 兰州大学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兰州,
关键词
红豆草; 羟脯氨酸(Hyp); 游离脯氨酸; 原生质体; 抗性; 稳定遗传; 渗透调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通过NaN3诱变得到的红豆草抗羟脯氨酸(Hyp)变异系,在酶液中游离原生质体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在含不同浓度NaCl、羟脯氨酸或PEG的MS培养基上,原生质体来源抗性意伤组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1周之内均急剧增加,随后开始下降,3周后接近正常水平。随着胁迫程度的提高,抗性愈伤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呈递增趋势,生长速度呈递减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红豆草抗羟脯氨酸变异系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J].
赵相山 ;
贾敬芬 .
实验生物学报, 1993, (03) :275-279
[2]  
黑麦和水稻与脯氨酸合成有关的基因片段的克隆和鉴定[J]. 陈受宜,王阁,劳为德.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2)
[3]   植物盐胁迫蛋白 [J].
徐云岭 ;
余叔文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2) :12-16
[4]   游离脯氨酸与高粱苗的抗旱性 [J].
汤章城 ;
吴亚华 ;
王育启 ;
王洪春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3) :29-31+34
[5]   逆境条件下植物脯氨酸的累积及其可能的意义 [J].
汤章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01) :15-21
[6]  
A soybean gene encoding Δ 1 -pyrroline-5-carboxylate reductase was isolated by functional complement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is found to be osmoregulated[J] . Ashton J. Delauney,Desh Pal S. Verma.MGG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 1990 (3)
[7]   PROLINE ACCUMULATION IN A BARLEY MUTANT RESISTANT TO TRANS-4-HYDROXY-L-PROLINE [J].
KUEH, JSH ;
BRIGHT, SWJ .
PLANTA, 1981, 153 (02) :166-171
[8]  
The role of proline accumulation in halophytes[J] . G. R. Stewart,J. A. Lee.Planta . 197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