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自我重塑与城市适应

被引:2
作者
熊远来
陈微
机构
[1] 不详
[2]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农民工; 自我重塑; 城市性; 城市适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尝试糅合宏观社会因素与微观心理因素构建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模型以描述、解释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在此模型之上探讨了一些阻滞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因素及其影响途径。认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过程是以农民工的"自我"为中心,以"自我重塑"为途径,以"城市性"的获得为中介,以高层次的城市适应为目标的往复循环的过程。制度、政策的城乡分割,城市社会的偏见、歧视与排斥,农民工自身知识文化技术特征、特殊的观念心态三种因素从不同的途径影响农民工重塑,进而影响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J].
胡杰成 .
兰州学刊 , 2007, (07) :87-90
[2]   农民工城市适应:层次及其转型——基于社会关系理论的分析 [J].
熊凤水 ;
慕良泽 .
调研世界, 2007, (07) :11-13
[4]   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 [J].
李晓丽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5) :10-11
[5]   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难的思考 [J].
徐莺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275-279
[6]   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J].
时立荣 .
新视野, 2005, (04) :64-65
[8]   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J].
江立华 .
社会科学研究, 2003, (05) :92-96
[9]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 [J].
朱力 .
江海学刊, 2002, (06) :82-88+206
[10]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J].
马广海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3)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