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26
作者
王琳 [1 ]
王迎春 [2 ]
李季 [1 ]
刘英 [1 ]
胡菊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富营养化; 生物降解; 景观水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含有光合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室内采用投菌法对富营养化人工景观湖水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投加量的菌剂对水体进行处理,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CODCr、浊度显著降低。投加量为0.01%的处理效果最好,经过处理后,水体中TN浓度为1.31mg·L-1,TP为0.03mg·L-1;CODCr为19.38mg·L-1,综合多种水质指标,均能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满足非人体接触游乐区的水质要求,符合GB12941-91景观娱乐用水C类标准,藻类基本得到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接种VT菌剂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特征分析
    胡菊
    肖湘政
    吕振宇
    秦莉
    陈仪
    崔海东
    李季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 140 - 144
  • [2] 投加优势菌净化城市湖泊水
    庞金钊
    杨宗政
    孙永军
    曹式芳
    郝建东
    季民
    李征
    [J].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06) : 51 - 52
  • [3] 生物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研究
    曹式芳
    庞金钊
    杨宗政
    林俊岳
    薛二军
    [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 (04) : 1 - 3+7
  • [4] 优势复合菌群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新技术的研究
    李捍东
    王庆生
    张国宁
    刘鸿亮
    梁近光
    钟阳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5) : 14 - 16
  • [5] 若干人工调控措施对富营养化湖泊藻类种群的影响
    王国祥
    濮培民
    [J]. 环境科学, 1999, (02) : 72 - 75
  • [6] Direct and indirect mechanisms behind successful biomanipulation
    Kairesalo, T
    Laine, S
    Luokkanen, E
    Malinen, T
    Keto, J
    [J]. HYDROBIOLOGIA, 1999, 395 (0) : 99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