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Ⅱ.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RAPD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被引:32
作者
倪中福
孙其信
刘志勇
黄铁城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室
关键词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杂种优势群;RAPD标记;遗传差异;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5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我国的22份普通小麦、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及来自国外的17份斯卑尔脱小麦等共46份材料,利用RAPD标记进行小麦品种、亚种及种间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分析扩大杂交小麦育种亲本遗传基础和构建小麦杂种优势群的途径。26个引物在46份材料间共扩增出279条带,其中182条带(占65.2%)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2~18条多态性带,平均为7条带。种(亚种)间RAPD多态性表现为斯卑尔脱小麦(57.6%)>西藏半野生小麦(50.9%)>普通小麦(38.0%)。利用182条多态性带计算了种(亚种)内及种(亚种)间的遗传距离,发现斯卑尔脱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为普通小麦的2倍以上,它们与普通小麦间的平均遗传距离约为冬春普通小麦间的2倍。聚类结果显示,斯卑尔脱与普通小麦两个物种划分为两大类群,利用RAPD标记可以将冬性和春性斯卑尔脱、西藏半野生小麦和普通小麦以及冬春性普通小麦明显划分开来。本文首次利用RAPD标记对西藏半野生小麦的遗传变异以及与斯卑尔脱小麦和普通小麦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据此,我们初步提出可以利用斯卑尔脱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群体内丰富的遗传变异以及与普通小麦之间较大的遗传差异,丰富杂交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