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娼人群梅毒血清学阳性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12
作者
吴志周 [1 ]
邓伟军 [1 ]
祝新 [1 ]
黄澍杰 [1 ]
陈祥生 [2 ]
蒋宁 [2 ]
机构
[1] 广东省江门市皮肤医院
[2]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关键词
暗娼; 梅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59.1 [梅毒];
学科分类号
100206 ;
摘要
目的调查暗娼人群梅毒血清学阳性及其相关因素情况,为针对性开展高、中、低档暗娼梅毒防控活动及实施防治性病对预防艾滋病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开展桑拿、发廊、站桩点和餐厅陪吃点等场所的外展活动,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暗娼调查表》对各档次准入暗娼(CSWs)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作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暗娼人群中特异性梅毒血清学(ELISA)检测总阳性率6.69%,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TRUST)检测总阳性率3.85%,其中高、中、低档暗娼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80%和3.14%、5.97%和1.49%、18.28%和9.68%;暗娼总梅毒血清学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P值<0.10的分别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户籍、最近1月安全套使用频率;高档暗娼结果P值<0.10的为文化程度;低档暗娼结果P值<0.10的为过去1年是否出现过性病症状、最近1月安全套使用频率。结论暗娼是梅毒高发人群且各档次暗娼梅毒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暗娼梅毒感染与社会人口学和行为特征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暗娼的梅毒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特征 [J].
王千秋 ;
杨凭 ;
龚向东 ;
蒋娟 ;
杨斌 ;
杨立刚 ;
黄小雄 ;
彭华 ;
张森淼 ;
刘巧 ;
许玉军 ;
裴东怒 ;
王玲 ;
黎华波 ;
张择榕 ;
许海卫 ;
何玲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9, 15 (04) :398-401
[2]   城市周边插花地带暗娼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分析 [J].
袁萍 ;
袁兆康 ;
刘勇 ;
候国女 ;
胡朝城 .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20) :3976-3978
[3]   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 [J].
汪宁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4, (05) :3-5
[4]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enhance HIV transmission: no longer a hypothesis[J] . Myron S Cohen.The Lancet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