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作为存在之尸的象征性语言

被引:9
作者
张一兵
机构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拉康哲学; 象征域; 语言中的存在之死; 主体的空无;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04.06.013
中图分类号
B089 [其他哲学流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的伪个人主体理论。作者首先捕捉到拉康关于语言是存在之尸的论点 ,着重讨论了象征域中概念对物与主体的杀戮 ,以揭露伪个人主体的空无本质。其次 ,作者解析了拉康强暴式的先行命名与主体际的语言询唤理论 ,呈现出伪自我在个人主体建构中发生的异化之异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拉康.[M].(英)达瑞安·里德文;黄然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 [2]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M].张一兵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 [3] 拉康——镜像阶段.[M].(日)福原泰平著;王小峰;李濯凡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 [4] 拉康选集.[M].(法)拉康(JacquesLacan)著;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 [5] 拉康.[M].(英)马尔考姆·波微(MalcolmBowie)著;牛宏宝;陈喜贵译;.昆仑出版社.1999,
  • [6]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Heiderger;M·) 著;陈嘉映;王庆节 译.三联书店.1987,
  • [7]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奥]弗洛伊德(Freud;S·) 著;林尘等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 [8] 精神现象学.[M].(德)黑格尔;G.W.F.著;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
  • [9] 列宁与哲学..阿尔都塞;.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
  • [10]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杰姆逊;.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