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壤坡地不同林地养分动态变化与模拟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长青 [1 ]
卞新民 [1 ]
何园球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林地; 养分动态; 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8 [森林土壤肥力、土壤肥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对红壤坡地不同林地进行6 a(19911996)定位观测,对N、P、K养分动态循环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养分循环的分室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林地N、P、K贮量绝大部分存在土壤分室中占97%以上,6年生阔叶林、针叶林N、P、K年总净积累量为正,分别为36.51 kg hm-2、29.70kg hm-2,系统养分盈余,另外N、P、K各分量积累量均为正,表现为各营养元素系统内盈余;对照(自然荒坡)N、P、K年净积累总量为-9.59 kg hm-2,为养分流失状态,N、P、K各分量也为流失状态。同时对有林坡地和荒坡地进行了010 a的系统N、P、K在各分室的运转状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N、P、K在阔叶林和针叶林系统均表现盈余,植株地上部分累积量较大,土壤分室N轻微流失,而P、K盈余,自然荒坡土壤养分有轻微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效益研究 [J].
杨一松 ;
王兆骞 ;
陈欣 ;
张如良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84-87
[2]   不同阔叶树种的生长及其对赤红壤肥力的影响 [J].
薛立 ;
赖日石 ;
陈红跃 ;
谭绍满 ;
罗秋兰 .
土壤学报, 2003, (05) :795-799
[3]   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微生物与酶活性的研究 [J].
薛立 ;
邝立刚 ;
陈红跃 ;
谭绍满 .
土壤学报, 2003, (02) :280-285
[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地水文效应研究 [J].
丁军 ;
王兆骞 ;
陈欣 ;
张如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1) :141-144
[5]   深圳宝安区生态风景林典型造林地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研究 [J].
薛立 ;
赖日石 ;
陈红跃 ;
谭绍满 ;
柯碧英 ;
刘连海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2) :242-246
[6]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J].
水建国 ;
柴锡周 ;
张如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33-36
[7]   江西红壤坡地果园水土保持措施效益之研究 [J].
张贤明 ;
董文达 ;
李德荣 ;
刘士余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102-104
[8]   红壤丘陵区不同种草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生态环境效应 [J].
徐明岗 ;
文石林 ;
高菊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77-80
[9]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J].
陈欣 ;
王兆骞 ;
杨武德 ;
叶旭君 .
生态学报, 2000, (03) :374-377
[10]   江西省大岗山湿地松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J].
杨承栋 ;
焦如珍 ;
盛炜彤 ;
夏良放 ;
熊有强 ;
曾满生 .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04) :39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