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不同阶段凝血功能、抗凝及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用法国产Stag自动血凝分析仪,对31例正常对照及92例恶性肿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KPTT)、纤维蛋白原(F ib)及血小板(PLT)、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检测对比分析。③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中,胃癌、肝癌早期PT、TT、KPT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肺癌、乳腺癌晚期患者中PT、KPTT较正常对照组增高,F ib明显升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变化;肝癌、肺癌晚期患者血小板均明显下降,AT-Ⅲ活性亦有显著性改变。④结论本组中除肝癌患者以外,其余病例早期凝血功能增强,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倾向,且预后不良,晚期则凝血功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