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港潮汐汊道细颗粒物质的沉积作用

被引:15
作者
高抒
谢钦春
冯应俊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潮汐汊道; 沉积分异; 内湾; 粉砂; 碎屑沉积物; 象山港; 沉积速率; 细粒; 悬沙; 悬移质; 细颗粒; 沉积作用; 地质作用; 物质; 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象山港属基岩海岸潮汐汊道,而其物质供应以细粒沉积物为主.本文探讨了象山港沉积物分布和悬沙搬运特征,并以潮交换过程、汊道地形、时间-流速不对称和悬沙沉降性质的综合作用解释其成因.虽然象山港落潮流占优势,但由于潮交换作用,净输沙方向仍指向湾内,导致纳潮海湾的缓慢淤积.另方面,随潮交换过程输向湾内的粉砂相对较少,从而造成湾内、外的沉积分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东海沿岸潮汐汊道的P-A关系 [J].
高抒 .
海洋科学, 1988, (01) :15-19
[2]   象山港海洋自然环境分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J].
李家芳 ;
冯应俊 ;
蔡伟章 ;
王玉衡 ;
尹向芙 .
海洋环境科学, 1985, (01) :18-25
[3]   象山港潮汐潮流特征及成因探讨 [J].
蔡伟章 ;
陈耕心 ;
丁锦仁 .
海洋通报, 1985, (03) :8-12
[4]   东海四万年来海平面变化与最低海平面 [J].
冯应俊 .
东海海洋, 1983, (02) :36-42
[5]   舟山海岸带沉积与长江三角洲的海进海退 [J].
钱立平 ;
李雨梁 ;
朱子民 ;
蔡伟庆 .
海洋通报, 1983, (03)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