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和改良后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及其有效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段争虎
肖洪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甘肃兰州
关键词
无机磷; 形态; 有效性; 磷素; 流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蒋柏藩和顾益初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对沙坡头地区流沙及改良土壤无机磷分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流沙中Ca2-P占无机磷总量的3.1%,Ca8-P占11.4%,AI-P占7.0%,Fe-P占5.3%,O-P占0.14%和Ca10-P占73.2%;改良土壤中Ca2-P占无机磷总量的1.7%,Ca8-P占7.2%,AI-P占5.1%,Fe-P占3.8%,O-P占0.08%和Ca10-P占82.12%。其中Ca2-P与Ca8-P是作物磷素营养的主要来源,A1-P、Fe-P为缓效磷源,而 O-P和 Ca10-P只是一种潜在磷源。生物试验表明,改良土的供肥能力强,肥力水平高;而流沙对施肥反应敏感,产量增加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