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植物病理反应
被引:19
作者:
崔洋
刘克明
魏建昆
张为国
欧阳光察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2] 复旦大学生物化学系
[3] 复旦大学生物化学系 石家庄
[4] 石家庄
[5] 上海
来源:
关键词:
毒素;
生物活性;
细胞质;
凝胶柱层析;
毒物;
胞浆;
同核异质系;
玉米小斑病菌;
病理反应;
植物;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1.03.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魏建昆等证实在中国存在玉米小斑病C小种[1]。本文通过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25)和硅胶层析(Silica gel)将C毒素(HMC-toxin)分为四种亚毒素,毒素Ⅰ和毒素Ⅲ(占全部毒素管数的75%)主要侵染T、C、S、N四种同核异质玉米中的C胞质叶片,使之产生严重萎蔫,为专化性毒素,但少数管号内的毒素对T、S有轻微的伤害,而且毒素Ⅰ内少量对N也有影响,毒素Ⅱ(占10%)只轻微地侵染N细胞质,毒素Ⅳ(占15%)除了对S无影响外,对T、C、N三种细胞质均有一定的危害。由此可见,C毒素是一具有生物活性的混合体,其中以侵染C胞质的毒素为优势毒素,同时存在少量对T、S、N三种细胞质毒力较弱的毒素。对T、C、S、N四种同核体(Homocaryons)玉米人工接种C小种所出现的叶片抗性反应,从本实验获得了一定的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