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徐杨桥-黑龙村潜山带逆冲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9
作者
陈清华
刘池洋
李琴
王书香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2] 东营石油大学
[3] 大港油田集团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黄骅坳陷; 逆冲构造; 郯庐断裂; 新发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研究区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 ,解释出了数条逆冲断层 ,重点分析了黄骅坳陷徐杨桥 -黑龙村潜山带逆冲构造的分布、几何特征、成因及发现逆冲构造的意义。这些逆冲断层具有切割深、断距大、剖面宽度大的特点。徐杨桥 -黑龙村潜山带逆冲断层形成于燕山早期 ,郯庐断裂左行走滑是断层形成的主要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藏组合及勘探技术 [J].
吴永平 ;
杨池银 ;
王喜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1-4+21
[2]   大港探区中生代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J].
杜旭东 ;
漆家福 ;
陆克政 ;
付立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2) :125-130
[3]   中亚与中国西北盆地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 [J].
王素华 ;
钱祥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4) :321-325
[4]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J].
邓清禄 ;
韦必则 ;
杜国银 ;
王占岐 ;
肖敦清 ;
苏俊青 .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3) :21-25
[5]   渤海湾盆地形成机制研究 [J].
侯贵廷 ;
钱祥麟 ;
宋新民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91-97
[6]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J].
周建生 ;
杨池银 ;
陈发景 ;
陈昭年 .
现代地质, 1997, (04) :18-21+23-26
[7]  
黄骅坳陷天然气地质.[M].于志海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